“元氣薄荷、冰鎮(zhèn)西瓜、鳳梨旋風……”如果你以為它們只是飲料的口味,那就OUT啦!這些都是當下最受年輕人追捧的調味電子煙。
近年來,為了博得年輕人青睞,電子煙打著“綠色無害”的旗號,并以酷炫時尚的外形、奇特新穎的口味,向追求時尚的年輕玩家發(fā)起一輪輪“圍剿”。有的博主還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電子煙煙彈口味測評,以此來吸引更多人加入嘗試的隊伍。
然而,隨著5月1日起《電子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生效,宣告各類調味電子煙已成為過去時。該《辦法》明令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
那么,
調味電子煙在年輕人中有多流行呢?
電子煙里的添加劑真如商家宣傳的
那樣安全嗎?
國家又是如何對電子煙行業(yè)監(jiān)管的呢?
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探個究竟!
調味電子煙誘使青少年成癮
2004 年電子煙誕生之初,發(fā)明者為其打上了“輔助戒煙產(chǎn)品”的標簽。隨著近幾年花樣繁多、口味新穎的調味電子煙彈出現(xiàn),這一產(chǎn)品早已突破“輔助戒煙”的標簽,且完全可能成為引誘青少年吸煙的“工具”。
2021年10月,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發(fā)布的《電子煙營銷及對青少年健康影響研究報告》顯示:“接近半數(shù)的人在13—15歲時就開始吸食電子煙,而水果味電子煙是他們的最愛。”這充分說明,調味電子煙對青少年有極強吸引力。
多位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采訪時指出:“電子煙不僅無助于戒煙,還可能形成‘入門效應’,使本不吸煙的人產(chǎn)生尼古丁依賴,進而成為吸煙者,而青少年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21年10月,市場上電子煙口味達1.6萬多種,這些口味的添加劑會愈加吸引青少年接觸尼古丁并成癮,帶來嚴重的健康和社會風險。
電子煙的香味“暗藏殺機”
商家通過在電子煙的煙彈里填裝各種添加劑,配制出新穎的口味,來吸引年輕人購買。而許多年輕人因為不了解這些“香味”產(chǎn)生的毒害,所以沉醉于誘人的煙霧中無法自拔。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電子煙中添加的調味劑會顯著影響人體內皮細胞,增加氧化應激、降低細胞活性和生理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有科學研究顯示,電子煙加熱后自由基的產(chǎn)生與調味劑濃度有關。隨著調味劑濃度增加,電子煙中自由基的釋放量也隨之增加,這就不斷加大了電子煙對人體的危害。
由此可見,這些添加劑有百害而無一利,是不折不扣的有害物質。因此,吸食電子煙,無異于“慢性自殺”!
為青少年驅散電子煙“迷霧”
為了遏制青少年吸食電子煙的潮流,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我國對電子煙市場的監(jiān)管正在逐步加強。
2019年11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市場監(jiān)管總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明確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防止未成年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購買并吸食電子煙,線上電子煙店鋪、銷售網(wǎng)站等應及時關閉。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首次以全國性法律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同年6月18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關于《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將電子煙經(jīng)營監(jiān)管納入行動主要任務。
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電子煙管理辦法》,除禁止銷售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外,還做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chǎn)品”“普通中小學、特殊教育學校、中等職業(yè)學校、專門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電子煙產(chǎn)品銷售網(wǎng)點”“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等明確規(guī)定。
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既不能一勞永逸,也不能一蹴而就。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監(jiān)管,更需要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共同監(jiān)督、抵制違規(guī)電子煙產(chǎn)品,為青少年遠離電子煙毒害撐起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國家標準等有關問題解答[N].東方煙草報,2022-04-14(001).
[2].http://www.qdxin.cn/Health/2022/271280.html
[3] WHO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 Electronic Nicotine Delivery Systems and Electronic Non-Nicotine Delivery Systems (ENDS/ENNDS). Report by WHO. http://www.who.int/fctc/cop/cop7/FCTC_COP_7_11_EN.pdf. Accessed Feb 20, 2021
[4] Rufaihah A J, Huang N F, Kim J, et al.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 exhibit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13, 5(1): 21.
[5]王辰,肖丹,池慧.《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21,36(10):937-952.
[6]李思靜.新規(guī)“斷甜”電子煙將進入強監(jiān)管時代[N].桂林日報,2022-03-28(003).
[7]何昱璞.調味電子煙將退出行業(yè)面臨洗牌[N].中國證券報,2022-04-09(A05).
供稿:承語芝
編輯:承語芝、殷竹琰
審核:陳德、丁園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