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jù)十五言編輯整理 不管怎么說,在香煙這種大眾消費品被打壓的大背景下,被賦予了更多內(nèi)涵的雪茄,不僅會被消費得更多,時間也會更長。
雪茄的起源至今沒有搞清楚。在危地馬拉發(fā)現(xiàn)的一個十世紀制作的陶罐上,有瑪雅人將煙草用細線捆扎起來抽吸的裝飾畫,或許可以看做是雪茄的雛形。而瑪雅人所用,用來表示吸煙這一行為的名詞Sikar,或許就是雪茄(Cigar)的詞源學起源,這個詞由西班牙人搬進了自己的詞匯庫,又隨著西班牙人的貿(mào)易,同其他西班牙時尚一樣(襯裙、裙箍、束腰),先是風靡歐洲,接著通行世界。
和其他很多事情一樣,煙草也經(jīng)歷了一個文化建構(gòu)的過程。最早染上煙癮的歐洲人——也是哥倫布1492年航行的船員——羅德里格?德?耶勒茲(Rodrigo de Jerez)和路易斯?得?托雷斯(Luis de Torres)回到歐洲時,曾被當做受到異教魔鬼污染的人而接受驅(qū)魔治療。在古巴,哥倫布等人第一次看見當?shù)厝顺橐环N用大葉子卷起來的棍狀物。從那時起,反煙草人士將煙草視為魔鬼發(fā)起反煙運動(Antitabagism)就絡(luò)繹不絕,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反煙運動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在19世紀90年代時,美國人發(fā)動的反煙運動最終使國會通過法案要求將煙草稅提高以為戰(zhàn)爭籌款,同時二十六個州規(guī)定嚴禁在公共場合吸煙。
但反煙運動和將之視為魔鬼的恐嚇并沒能阻止煙草作為一種宮廷時尚的傳播。1559年,時年29歲的外交官讓?尼克(Jean Nicot)受命前往里斯本協(xié)調(diào)6歲的公主瓦盧瓦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Valois)和5歲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的婚事(Sebastian of Portugal)?;槭伦罱K沒成,但他的這次旅行并非全無收獲。他帶回的鼻煙很快征服了凱瑟琳??德?美蒂奇(Catherine de' Medici),亨利二世的妻子。尼克的名字也被用來命名一種從煙草中發(fā)現(xiàn)的化學物質(zhì)尼古丁(Nicotine)。那時,歐洲人迪特魯?皮拉(Demetrio Pela)剛從哈瓦那的印第安人酋長班杜卡(Panduca)那里學到用細線捆扎煙草(Sikar)的技術(shù)。而外科醫(yī)生在一本名為《煙草是萬能藥》的小冊子里鼓吹煙草的神奇功效,說“它可以治療出癌癥之外的任何疾病,包括哮喘和腳氣”。
?
1676年,現(xiàn)代雪茄在西班牙的塞維利亞誕生了。西班牙人發(fā)明了用紙而不是葉子卷煙的技術(shù),使雪茄看起來更為精致。這項技術(shù)后來被廣泛運用,法國塞維爾(Seville)卷煙廠的姑娘們管她們用紙卷鼻煙絲制成的煙叫Papelotes,而巴黎人管這種煙叫Cigarette。新的卷煙技術(shù)并沒有提高生產(chǎn)力,到19世紀70年代之前,雪茄都只能手工卷制,而女工的效率比男工要高,所以卷煙廠也成為很多文人們充滿曖昧情調(diào)的想象空間。梅里美筆下的穿著“非常短的紅裙和白絲長襪”的卡門,其原型就是一個卷煙廠的女工,瑪利亞?德爾?卡門?加西亞,棕發(fā)黑眼,應打架被開除,時年十五歲。這種想象無疑為雪茄增添了性意味,也是從那時開始,香煙和雪茄就好像分別被賦予了女性氣質(zhì)和男性氣質(zhì)。在維多利亞時代,只有女性氣質(zhì)的文人——比如法國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和王爾德是抽香煙的。
劉浩老師從事長城雪茄卷制工作已有16年,是132秘制雪茄小組制作人員的嫡傳弟子,也是四川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第三代傳人。圖為劉浩老師在生活方式研究院與川渝中煙長城雪茄品牌聯(lián)合主辦的“生活家沙龍之長城雪茄品鑒會”上示范卷制雪茄。因為每個人形象氣質(zhì)以及身形的不同,每個人適合的雪茄長度、直徑也有所不同。
西班牙人在自己的殖民地上廣泛試種煙草,最終發(fā)現(xiàn)古巴是最理想的種植地,氣候適宜,而且土壤是“蔗糖味”的,種出的煙草苦澀中略帶甜味,口感更豐富。因此,很多雪茄加工商要么把工廠搬到了靠近古巴的弗洛里達州西岸,或者退而求其次,在另一塊殖民地菲律賓種植煙草。這些煙草商,最終帶著煙草來到中國。清乾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和張汝霜在《澳門紀略》卷下中記載:“煙草可卷如筆管狀,燃火,食而吸之”。據(jù)說這種“可卷如筆管狀”的煙草,就是雪茄煙,當時廣東一些產(chǎn)煙區(qū)如廉江、鶴山、新會、清遠、南雄、大埔等地,都有將煙葉片卷成筆管狀吸食的習慣(俗稱葉卷煙)。
雪茄煙最初依靠進口,吸食的人多了,在沿江沿海商貿(mào)發(fā)達的城鎮(zhèn)出現(xiàn)了小規(guī)模的雪茄煙生產(chǎn)作坊。光緒二十一年(1895),四川省中江縣煙商吳甲山、游福興合伙創(chuàng)建了一個手工雪茄煙作坊,自產(chǎn)自銷。當時,什邡的曬煙已經(jīng)名聞全國,史料記載:“中國西部,有‘曬煙之鄉(xiāng)'什邡,種煙歷史源長。其曬煙,明已為貢品”,吸雪茄也作為一個習慣,成為中國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的雪茄客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毛澤東了。1965年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賀龍向主席夸贊起自己手中的那支雪茄煙味道如何好,主席好奇地點燃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立即對其清涼香醇的味道產(chǎn)生了興趣,從此也便認準了這種四川什邡煙廠的雪茄。黃炳福、姜躍秀、劉宗貴、范國榮等卷煙師傅還曾經(jīng)北上,組成“132”小組,為主席卷煙。因為主席在會見外賓時,曾經(jīng)將煙拿倒過,所以有了一頭粗一頭細的“13”號雪茄。這是在中國被染上政治意味和成功學意味的又一種消費品。四川什邡煙廠后來改組為川渝中煙集團,其名下的“長城”雪茄,是目前唯一的國產(chǎn)雪茄品牌?;蛟S有一天,“13”號,或者Hoyo de Monterrey Mao也會變成如Cohiba Esplendido、the Hoyo de Monterrey Churchil、the Bolívar Churchill、and the La Gloria Cubana Tainos一樣的雪茄標準(Vitolas)。
雪茄的煙氣里富含著漂泊、貿(mào)易、成功、高貴等等元素,所以在迅速轉(zhuǎn)型、中產(chǎn)崛起的中國受到青睞不足為奇。紐約州立大學人類學教授鄭田田在她的博士論文《紅燈區(qū):后社會主義中國的性工作者生活》(Red lights: the lives of Sex Workers in Postsocialist China)中試圖修正潘綏銘的結(jié)論,她認為毛澤東時代消失的男性特質(zhì)被重新找回,男性氣質(zhì)得以凸顯。同時,通過消費中男性魅力的表露,男人們互相之間能夠評估對方的素質(zhì),決定對方能不能夠加入自己所在的圈子。在后社會主義時代,男人不再以出身來決一高低,而是看他們的能力和生意。理性的控制力和吸引力,是男人證明自己可以被信任和依靠的品質(zhì),也是一種進入男性聯(lián)盟的通行證。不管怎么說,在香煙這種大眾消費品被打壓的大背景下,被賦予了更多內(nèi)涵的雪茄,不僅會被消費得更多,時間也會更長。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