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摘自匯通網(wǎng) 過去數(shù)十年來,WHO一直在全球范圍內推動人們戒除吸煙惡習,但成效不彰。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很多低收入國家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是煙葉,因此,煙草種植事關許多人的生計問題,而如果能在這些國家實現(xiàn)農作物多樣化,將有助于降低吸煙率。然而,WHO發(fā)現(xiàn),基礎設施和政府補貼的限制使得當?shù)剞r民不愿意接受這種改變。
對煙葉種植經(jīng)濟依賴程度不斷增加
WHO在1月10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90%的煙葉種植都分布在中低收入國家,而這些國家80%的人口都是吸煙人群。全球煙葉產能中,超過40%來自中國,巴西、阿根廷、孟加拉國、馬拉維和津巴布韋都是全球煙葉生產大國。全球約一半煙民來自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qū)。
盡管各界一致認為,小型農場從種植煙葉轉向種植多種農作物有助于推動當?shù)亟?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并有助于克服通過和實施嚴格的煙草控制政策的障礙。然而,煙草種植農場對此卻存有相當疑慮。WHO的報告中指出,高收入國家減少或取消煙草補貼和價格支持這一全球趨勢,對全球煙草生產和交易模式造成嚴重沖擊。美國和加拿大、以及歐洲的傳統(tǒng)煙草生產國已經(jīng)取消了價格補貼,煙草產量也隨之大減。然而,在高收入國家高質量煙葉產量減少的同時,中低收入國家煙葉質量卻出現(xiàn)提高,煙葉收購價格也隨之上漲。這使之經(jīng)濟對此的依賴程度更深。
煙葉生產和銷售鏈結構也出現(xiàn)了改變,包括了綜合生產系統(tǒng)的使用,都使得跨國公司對價格和其他因素的控制進一步加強,而煙葉種植者對新結構鏈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
煙草產業(yè)為生產國大量家庭提供收入
煙草產業(yè)為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為生產國數(shù)以百萬計的家庭提供了收入。中低收入國家的種植和加工完成后,產業(yè)鏈的下一環(huán)就是將加工好的煙葉運往國際煙草公司,這些公司大部分都位于高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對煙草行業(yè)的政府補貼仍舊很高,或許也是種植者不愿意棄煙草改種其他作物的一大原因。不過最大的障礙或許還是地理原因。
農作物多樣化需要基建投資和過渡時間
WHO的報告中指出,不少替代作物的利潤價值與煙葉接近,包括紅薯和西葫蘆,但需要額外的基建投資。種植煙草的成本并不低,大部分高利潤價值的替代作物也是如此。但建造新的或者更好的基建支持才是農作物多樣化的挑戰(zhàn)。建立新的支持系統(tǒng)需要時間,而農作物多樣化需要時間逐步過渡。
WHO發(fā)現(xiàn),高稅率和高價格仍舊是減少全球煙草使用的唯一最有效手段。但對資源有限的中低收入國家而言,對煙草行業(yè)征收高稅率是個挑戰(zhàn)。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