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生科技術(shù),正推動人類提前敲開百歲大門”,Andrew Scott在暢銷書《百歲人生》中給出了生命極客們夢寐以求的答案。
顯而易見,沒有人喜歡變老,即便年屆耄耋的“股神”巴菲特,都不免對“百歲人生”暗生覬覦之心,更何況是菜場大媽等凡夫俗子。事實上,大牛Andrew Scott在某種程度上并未危言聳聽,在21世紀生命科技令人嘆而觀止的當下,人類科學家早已在“衰老之壁”上鑿開了一道缺口。
而被全球視為“萬惡之源”的尼古丁,正是在此背景下,崛起為逆轉(zhuǎn)生命的科學手段之一。眾所周知,作為香煙的主要成分,尼古丁歷來就是對人類健康的“詛咒”:不僅能夠滅殺抑癌基因,甚至還會促進癌病細胞生長。不過,來自中科院的一項重磅研究,卻徹底顛覆了人類對尼古丁的認知。
據(jù)著名期刊《Nature》子刊發(fā)表的論文證實:中科院科研人員在小鼠實驗中發(fā)現(xiàn),通過為實驗組攝入尼古丁,可將哺乳動物死亡率降低40%,甚至還能改善暮年鼠多方面衰老表征。顯然,這項充滿顛覆性的研究,引起了諸多輿論爭議,甚至不乏網(wǎng)友怒斥:這是要給尼古丁“平反昭雪”嗎?
然而,隨著實驗細節(jié)浮出水面,巨大輿論爭議似乎也開始“銷聲匿跡”。原來,中科院研究人員為24只實驗組小鼠的飲用水中,僅添加了每毫升2微克的尼古丁,甚至不及人類吸掉一支香煙尼古丁含量的1/500。從醫(yī)學角度看,這是一個相當科學、安全的劑量。
而隨后的實驗結(jié)果,也明顯證實了這一點。當中科院科研人員以此方式持續(xù)喂養(yǎng)6-12個月后,實驗組小鼠出現(xiàn)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相當于人類50歲的小鼠,實驗組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相當于人類60歲的小鼠,兩者對比就更加懸殊,實驗組存活率高達91.67%,而對照組僅剩下54.17%。
與此同時,尼古丁作用機制也被中科院曝光出來。殊不知,安全劑量下的尼古丁可以延長心臟、肌肉等關(guān)鍵部位的細胞端粒,而端粒正是大名鼎鼎的“生命時鐘”,其長短在某種意義上可決定人類預期壽命長度。據(jù)悉,因為在端粒領域的杰出研究,數(shù)位頂級科學家曾獲得了諾貝爾獎的“加冕”。
顯然,這項成果給渴望不老的生命極客們帶來了一絲光亮,但論文主要作者李翔研究員還是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盡管尼古丁在實驗中發(fā)揮的效果是驚人的,但用它來增壽還需要經(jīng)過更為漫長且嚴謹?shù)娜梭w臨床實驗”。對于走進人生暮年的達官顯貴們來說,這無疑是殘酷的。
但這并代表他們就會“坐以待斃”,實際上,早在數(shù)年前,這批人類精英們就已在熱捧哈佛一項成熟物質(zhì)“冰花醇酶”。資料顯示,2013年生物頂刊《Cell》就已經(jīng)證實,哈佛研究團隊利用此物質(zhì)可減慢端粒縮短進程,進而引起硅谷富豪群的哄搶。
隨后,這股科研風暴刮到了大洋彼岸,并被中科院、川大等精準捕捉:在臨床中,45-60歲健康男性持續(xù)接受三個月干預后,端粒長度近乎拉伸了2倍,相當于倒撥1/5生命周期。而第一批硅谷頂級嘗鮮者,迅速將其原料價位抬升至2萬每克“天價”。
不過,在中科院“買不如造”理念推動下,美版天價原料很快就被國產(chǎn)“冰花醇酶”平價物所取代。幸運的是,如今相關(guān)國產(chǎn)成熟產(chǎn)物已經(jīng)被京J東、天M貓等電商平臺引入,并面向萬千中產(chǎn)消費者。據(jù)悉,自入駐電商起,前者不僅經(jīng)常位居大健康品類榜單,而且其評論中不乏“睡眠變好”、“消除疲勞”等積極反饋。
事實上,無論是顛覆認知的尼古丁抑衰突破,還是蓬勃發(fā)展的冰花醇酶補劑市場,都可以證實一點,人類正致力于攻克衰老這一難題。
而現(xiàn)在,正是敲門的時候:耶魯大學,科學家們已先后兩次成功“復活”了死亡大腦;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利用高壓氧技術(shù)可讓老年人機體,恢復到25年前的狀態(tài);而比爾蓋茨熱捧的疫苗科技,更是在過去的100年,將人類平均壽命提升了20歲。
不可否認,與商業(yè)化大獲成功的疫苗、基因科技不同,眼下尼古丁或許略遜一籌。但從小鼠的實驗數(shù)據(jù)來看,尼古丁卻遠未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蛟S,正如Andrew Scott所說:人人百歲是個正在發(fā)生的事實。你認為尼古丁的未來應用前景值得我們期待嗎?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