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煙葉生長季節(jié),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常常給田間管理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降水多了,田里積水、根系受損,肥力流失、病害滋生風險也隨之增加。尤其是在一些光照不足的時段,煙株生長容易停滯、葉片發(fā)黃,直接影響煙葉的質量和產量。
一旦天氣轉晴,就是田間“搶管”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只要把握住時機、管理跟得上,就能有效減少損失、穩(wěn)住煙株長勢。下面這幾條應對措施,值得各煙區(qū)煙農和技術員們參考、落實。
揭膜培土:穩(wěn)根護苗是關鍵
雨停后,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煙田墑情,條件允許的煙田應及時揭膜、提溝、培土。
地膜作用已基本完成,除高海拔煙區(qū)外,其他煙區(qū)揭膜后地溫不會太低,需及時揭除,避免積溫過高、病害滋生;
在培土環(huán)節(jié),地煙壟高建議培至30cm以上,田煙壟高40cm以上,墑面寬不低于40cm;
為提高工作效率,建議優(yōu)先使用中耕培土機提高作業(yè)效率,把握好有限的晴好時間窗口。
追施氮鉀:雨后補肥別耽誤
陰雨連綿,導致不少田塊肥力流失,煙株發(fā)育明顯滯后。雨后墑情合適時,要及時追施氮鉀肥,尤其要針對前期未能正常施肥的田塊“補上課”。
環(huán)施氮鉀肥
環(huán)施后及時培土深埋
此次施肥量比正常年景要多10%~15%,施肥方式以環(huán)施為主,培土時將肥料深埋,為煙葉生長補足“營養(yǎng)”;
煙株過小、或土壤濕度過大煙田,不能揭膜培土煙區(qū),應擴大膜口,在煙株周圍撒施氮鉀肥,再用土封口。
營養(yǎng)補得上,煙葉才能“滿血復活”。
煙農雨后追施肥
煙株恢復長勢良好
清溝排水:給煙田“通筋活絡”
夏季月天氣不穩(wěn)定,強對流天氣、局部暴雨說來就來。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是煙田抵御次生災害的“護身符”。
各煙區(qū)要及時清理排水溝中的雜草、污泥、枯葉等雜物,確保排水順暢。對于長地塊煙田,需挖好腰溝,且腰溝要比壟溝低5cm以上;
同時,在煙田周邊挖好邊溝,保證其與排水溝連接通暢,讓煙田的“血脈”時刻暢通。
田里的“血脈”通了,煙株才能順利“活下來”。
防控病害:病蟲不等人,預防要趁早
雨后濕度大、氣溫回升快,極易引發(fā)病害集中爆發(fā)。建議針對性防治:
黑脛病
根腐病
針對黑脛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可用50%烯酰嗎啉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600~800倍液等藥劑灌根,或噴施莖基部進行防治;
氣候性斑點病
野火病
為預防猛升溫或暴曬引發(fā)的氣候性斑點病,可噴施波爾多液;在野火病易發(fā)煙區(qū),應用20%噻菌銅1000倍液或春雷霉素500倍液噴施葉面;
防控青枯病,選用52%氯尿硫酸銅800倍液灌根。
防得早、防得準,就能為煙葉筑起一道健康“防火墻”。
災后補救:及時處理,把損失降到最低
若煙田因強降雨、冰雹等極端天氣出現(xiàn)倒伏、死亡,應分類施策:
輕度受災田:及時扶正煙株、補施肥料、修復田壟;
斷株漏栽區(qū)域:可考慮補栽或留杈補苗;
發(fā)生病毒性病害煙株(如番茄斑萎病毒),應立即拔除、焚燒處理,并使用生石灰對地塊消毒。
把握“救治窗口期”,煙株才能盡快恢復生產能力。
煙葉生產,靠天吃飯也靠“人干”。面對連陰雨帶來的多重挑戰(zhàn),每一個細節(jié)管理都關乎成敗。
愿這份雨后田管“指南”,能為廣大煙農和一線技術人員提供有力支持。抓住陽光,趁晴搶管,盯牢病蟲,管好水肥!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