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吸煙有害健康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但鄉(xiāng)村是個熟人社會,待客、交往卻須臾離不開香煙。煙文化與文明的生活習慣之間的種種碰撞,在鄉(xiāng)村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在村里,見面交談往往是從一根煙開始的。無論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陌生人之間往往會遞上一支煙。
一根香煙,背后就是一個江湖。和普通消費品不同,煙草似乎早已融進了社會風俗和人情世故,形成一種獨特的煙文化。除了鄉(xiāng)鄰口中的傳統(tǒng)禮節(jié)、鄰里鄉(xiāng)情、長幼尊卑秩序,甚至還有身份地位。
如今,雖然吸煙有害健康的觀念已然深入人心,但鄉(xiāng)村是個熟人社會,待客、交往卻須臾離不開香煙。煙文化與文明的生活習慣之間的種種碰撞,在鄉(xiāng)村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敬煙
“我不抽煙,也不喝酒,心里對抽煙也有些反感,但每次春節(jié)回家都要帶上兩三條煙。見了親戚、朋友、鄰居,首先要敬一根煙,然后才是敘感情?!?/span>
鄉(xiāng)鄰馬君,在深圳工作5年時間。在他的認知里,“無煙不成禮”絕非一句空話。
從剛畢業(yè)那年春節(jié)起,他父親幾乎每年都會囑咐他:“見面要給別人敬根煙,不然別人會覺得你不懂禮數(shù),甚至是目中無人。”
雖然很重視敬煙這回事兒,但他坦言,“自己確實沒有抽煙的習慣,兜里裝著煙,見人也常常忘記掏煙相敬。”
實際上,許多年輕人學會抽的第一支煙往往是從“敬煙”開始的,戒煙者的失敗也是因為別人的“敬煙”。
“受周圍影響,我學會了抽煙,家中父親、哥哥均抽煙?!遍e聊中,另一位抽煙的鄉(xiāng)鄰郝浩說,自己已然形成條件反射,路上遇到熟人,開口之前往往要先互敬一根香煙。
“平時我自己每天抽1包,春節(jié)每天至少需要3~4盒煙;見熟人就要敬煙,這是最起碼的禮節(jié);同樣,別人敬煙時,如果不接著,人家會覺得你不入群?!彼f。
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吸煙人數(shù)3.5億,被動吸煙的高達7.4億。在很多敬煙場合,被敬煙者中除個別不接煙外,成年男性大多都會接過來,或直接抽掉,或拿在手里,或夾在耳朵上。
鄉(xiāng)村是個熟人社會,煙文化似乎早已融入日常行為,成為某種禮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總是煙霧繚繞。”談及周圍的抽煙者,一位帶娃的中年婦女抱怨說,三五成群甚至十幾人聚在一起,輪番散煙,根本不考慮周圍其他人的感受。
江湖
春節(jié)臨近,香煙市場堪稱“火爆”。在家附近的鄉(xiāng)村超市中,《民生周刊》記者看到,十幾元、二三十元,甚至價格更高的香煙銷量都還不錯。
如今,在外打拼的村民們多數(shù)都手頭寬裕,抽煙的檔次也水漲船高?!懊吭鲁闊煷蟾呕ㄤN1000多元,春節(jié)高出平時兩倍多?!庇浾叩囊晃惶酶缯f。
每逢春節(jié),新人扎堆辦婚宴,婚禮宴席上更是離不開香煙?!盁o論是前來捧場的鄉(xiāng)鄰,還是來赴宴的賓客都要提前備好香煙,一場普通婚禮僅香煙的費用少則數(shù)千元,多則上萬元?!彼f。
談及香煙在人際交往中扮演的角色,隔壁的一位大叔來了興致:“晚輩見了長輩,應該主動先敬煙。別人給你敬煙,不管好壞最好都要接著。抽哪種價格的煙,主要看你在哪個圈子,是一種面子文化。俗話說,敬支煙,好談天;煙草甚至成了公關的工具?!?/span>
類似這樣的“規(guī)矩”還有很多:別人敬煙,你不抽,別人就會誤認為是你不給面子;抽煙講究禮尚往來,接受別人的贈與,也要學會給予。
劉滿,記者的一位高中同學,在東部沿海城市做公務員,月收入萬元左右。在周圍鄉(xiāng)鄰眼中,算是村里走出去的大學生,“混得好”的那種人。
雖然自己不抽煙,在父親的囑咐下,但凡出門劉滿都會裝上一包煙?!拔夷弥话?0元的蘇煙給鄉(xiāng)鄰敬煙,被鄙夷了一番。他們評定一種香煙,不考慮品質,只看價格?!贝迕竦姆磻屗炔涣晳T,也難以理解。
移風易俗
在傳統(tǒng)的鄰里文化中,“遠親不如近鄰”。雖然在外打拼,走出去的人也時刻關注著家鄉(xiāng)的發(fā)展、了解家鄉(xiāng)鄰居的動態(tài)。
春節(jié)相聚時,濃濃鄉(xiāng)情用什么才能傳達?在很多場合,煙、酒甚至可與感情畫等號,例如春節(jié)期間朋友聚餐。正因如此,勸煙、勸酒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近年來,勸酒、逼酒的習氣有所改觀。一方面,車輛增加,駕駛安全的客觀因素讓逼酒變得不合時宜;另一方面,社會環(huán)境和風氣的改變,帶來人們對酒的態(tài)度改變,讓勸酒、酗酒之風少了生存的土壤。
觥籌交錯少了,但香煙在人際交往中的角色似乎變得更加重要。雖然從健康的角度講,敬煙是一種陋習,但逢年過節(jié)“以煙待客”“以煙送禮”現(xiàn)象還比較普遍,甚至小輩給長輩買煙,仍被看做是孝道的表現(xiàn)。
實際上,煙草傳入中國約400年,因從呂宋傳入,時稱“呂宋煙”。隨著人們健康權意識的崛起,抽煙和控煙兩種力量一直在博弈,很多城市都陸續(xù)出臺了相關控煙條例。
和城市相比,農村煙草流行嚴重。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農村成人吸煙率、二手煙暴露率均高于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居住相對分散,人員流動性大等,控煙意識和執(zhí)行相對空白。
一種習俗的形成和改變均需要很長時間。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疾控中心連續(xù)10年舉辦“送煙等于送危害”活動,希望能引導更多民眾實踐春節(jié)送禮不送煙的倡導。
不斷有控煙人士呼吁,應摒棄敬煙禮節(jié),改變舊的傳統(tǒng)習俗,倡導現(xiàn)代文明節(jié)儉的新風尚。然而,若要打破這種鄉(xiāng)村陋俗并非易事。“雖然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煙文化實際上是一種交際文化,有著難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焙潞普f。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