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驕陽似火,一片片規(guī)整的煙田在熱浪的吹拂下,散發(fā)出縷縷清香,一棵棵嫩綠的煙株在沃土的滋養(yǎng)中,暢想著豐收的喜悅。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寶華鎮(zhèn)云華紅李子樹村煙地里,一個滿頭大汗的小伙子聲音洪亮,正有條不紊的指揮著采摘、裝車,他就是南澗縣寶華鎮(zhèn)云華村委會紅李子樹村的種煙能手劉國武。
生于1982年的劉國武,是個地道農村漢子,第一次見到他,為人和藹,得體的舉止透出一股濃濃的知識分子氣息。草綠色的襯衫,沾滿泥土的牛仔褲,在陽光的照射下,黝黑的皮膚讓他顯得格外精神。趁他休息之余,我跟他聊了起來。
劉國武興奮地說:“這些年多虧了種植煙葉使我走上了致富路,真要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眲溥€說,2001年高中畢業(yè)后,便選擇了外出打工1年,他打過臨工,搞過建筑,賺不了錢,還顧不上家中老小,決心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2002年回到村后,看到村里很多人都在種煙,他便萌生了種煙的念頭,此時村里人也告訴他,種煙的風險較小,而且煙技員還能親自上門進行技術指導,煙草公司還會與煙農簽訂收購合同按級定價收購,最重要的是種煙可以貸款,解決了一開始資金困難緊張的局面。聽了這席話,劉國武的諸多顧慮都打消了,并于當年開始種煙!
2002年是他種煙的第一個年頭,回憶起他最初的種煙之路,因為沒有經驗且缺乏專業(yè)技術知識,他常常弄得手忙腳亂,但性格倔強堅毅的他并沒有退縮,每當遇到問題,他都會第一時間聯(lián)系煙技員請求幫助,還時常虛心的向老煙農朋友們請教種煙竅門,有不懂的問題就及時詢問。每次培訓無論自己有多忙,他都會擠出時間來參加,他還時常利用網(wǎng)絡資源搜索資料,很快就把一套完整的種煙技術掌握下來。
為了摸索種煙門道,頭腦活絡、善于鉆研的劉國武一邊虛心向煙技人員學習,一邊向有經驗的老煙農取經,自己也不斷總結經驗。從農家肥堆捂、移栽、蓋膜、培土、施肥到采摘、烘烤、分級等每個環(huán)節(jié),他都認真琢磨,摸出其中的訣竅,并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技術要點一一記錄在本子上方便平時查閱。同時,為了提高煙葉的品質和效益,劉國武注重推廣應用膜下小苗移栽、平衡施肥、生物防控和抑芽等先進的種植技術。同時,煙草部門經常組織煙技人員深入田頭指導幫助,讓他很快掌握了全套種煙技術,煙葉品質和效益大幅度提高。2014年至2018年,平均種煙13畝,每年收入均在6.5萬元左右,家庭人均收入1.3萬多元,2019年種煙14畝,田間長勢整齊,入爐2爐,出爐1爐,烤出的煙葉質量好于往年,豐收在望。
這些年,依靠種煙和發(fā)展多種經營,劉國武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家里不僅蓋了新房,添置了各種家用電器,還有十萬元存款。
劉國武富了,但他致富不忘眾鄉(xiāng)親,積極帶動其他村民種植煙葉增收致富。為此,劉國武無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種植技術傳授給其他煙農,并經常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幫助煙農種植煙葉。特別是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的煙農,他還幫助申辦貸款,并借錢給煙農。同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國明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從2013年開始也種植煙葉,每年收入4萬多元,走上了致富路。如今,紅李子樹村村民種煙熱情空前高漲,村民變以前的“要我種”為現(xiàn)在的“搶著種”,今年,全村22戶共種植紅大烤煙199畝,許多煙農靠種煙也紛紛致富。
我們期待越來越多像劉國武這樣的種煙能手,在煙地里揮灑汗水,收獲財富,建設家鄉(xiāng),描繪美麗金葉夢。
土雞變鳳凰,合作社里話增收
無量山烏骨雞由紅色原雞演化而來,經世居在無量山系的農民長期培育、馴化,形成了以無量山為中心分布的無量山烏骨雞類群,為地方優(yōu)良品種。2009年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遺傳名錄,2011年被評為云南省“六大名雞”之一。2016年,南澗縣出臺《南澗縣貧困村產業(yè)發(fā)展互助資金實施辦法》,明確以財政扶貧資金為引導,村民自愿交納互助金為依托,在全縣貧困村建立“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轉使用、滾動發(fā)展”的產業(yè)發(fā)展互助資金,真正起到為種養(yǎng)大戶錦上添花,為貧困戶雪中送炭的效果,有力“貸”動農戶脫貧。劉國武加入南澗縣林牧無量山烏骨雞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他在種好烤煙的同時,開始養(yǎng)殖南澗無量山烏骨雞?!拔液推拮由塘亢?#xff0c;適合搞無量山烏骨雞呀?!眲渲鲃诱业侥蠞究h林牧無量山烏骨雞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黃紅萍,主動要求入社,飼養(yǎng)無量山烏骨雞,得到了黃理事長的支持。
2016年6月,劉國武向合作社領到了300只雞苗。按照合作社飼養(yǎng)無量山烏骨雞的技術標準飼養(yǎng)?!拔液推拮拥谝淮未笠?guī)模養(yǎng)雞,要從頭學起?!币恍南胪ㄟ^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收,是劉國武最大的動力。不懂技術,劉國武就主動找到合作社技術員學習,“保溫除濕,保持雞棚通風,及時清理雞苗的排泄物……”現(xiàn)在,劉國文已經成了無量山烏骨雞養(yǎng)殖專業(yè)戶,說起“飼養(yǎng)經”來頭頭是道。
按照統(tǒng)一的生產管理規(guī)范,推行大戶帶小戶的模式逐步擴大基地范圍,調節(jié)好產品供應余缺,做到既能保證貨源,又能保證產品質量,實現(xiàn)以銷定產。對生產流程、產品質量分級、質量檢測體系、投入品使用等建立符合國內并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推動上市產品質量等級化、重量標準化、包裝規(guī)格化、物流規(guī)范化。
隨著養(yǎng)殖走上正軌,劉國文覺得輕松了不少,這讓閑不下來的他有了新的打算,“將村里的荒地利用起來種植蔬菜,300只雞每天產生很多糞便,可以當成肥料撒到菜地里?!闭f干就干,劉國武利用養(yǎng)雞的閑暇時間,將村里的3畝空地開辟出來種植了時令蔬菜,這些蔬菜成熟后,他就拉到南澗縣城、寶華鎮(zhèn)鎮(zhèn)上去賣。
“去年底,我的無量山烏骨雞出欄了,拿到市場上去賣,至少25元一斤,去年賣了200多只雞,就掙了10000多元。種時令蔬菜,掙了8000多元?!眲淙缡钦f。
養(yǎng)無量山烏骨雞讓劉國武喜在心頭,他說:“我靠養(yǎng)無量山烏骨雞增收,接下來,我還準備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