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7年很快就要過去了,在寫年度述職報告的時候,我突然想起自己已參加工作30年,不禁有些唏噓感慨。于是我在述職報告的開頭寫道:30年前剛走入企業(yè)大門時,設(shè)備陳舊落后、產(chǎn)品羸弱滯銷,企業(yè)在艱難地前行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撥分到一起的20人,有三分之一選擇了離開;有三分之一如今已經(jīng)故去,剩下的三分之一也都是半百之人。30年彈指一揮間,這個比喻真的沒錯,似乎就是一轉(zhuǎn)眼的事兒,我們這撥人頭發(fā)就花白了,好像自己還沒來得及成長,孩子卻已經(jīng)成長起來。于是,我問自己這一年都做了些什么?又有哪些收獲和感悟?琢磨起來還真的有許多讓自己欣慰的地方。
這兩天讀一篇總結(jié)類的打油詩,覺得很有趣,也很實在:騙我的人,你放心吧,我不會再信你第二次。恨我的人,不要緊,我沒那閑工夫理會你。惦念我的人,我銘記一輩子都放在心里。我傷的人,對不起,有機(jī)會我會補(bǔ)償你。我?guī)偷娜?#xff0c;不客氣,我這個人就這么重情重義……過去的一年里,我懂得了不少理,認(rèn)清了誰真誠,誰虛偽,誰是不顧一切把我陪;見證了什么是白,什么是黑,做人千萬別把心愧對。能夠做到不愧對內(nèi)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絕對是每個人都需要追求的。與同事閑聊,同事講: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活得坦蕩,人不可能沒有欲望,但絕不能被欲望所左右。如果一個人把欲望放在第一位,那么這個人做事就不可能公正,做人也不可能坦蕩,這個人活著都會感到累,沒有幸福感可言。我非常贊成同事講的這段話,雖然有時做不到,但卻理解其中的滋味。
這一年,我寫了很多文字,也發(fā)表了很多文字,數(shù)一數(shù)大致有200余篇。同事戲言,說我寫的這些“雞湯”很有效。但說心里話,我寫的這些“雞湯”不僅是讓別人喝,同時也是在喂自己喝,因為只有把自己開導(dǎo)好了,才會與別人講出這個“雞湯”的滋味。很多媒體朋友還是很欣賞我寫的文字,甚至個別媒體朋友還為我破例,在同一紙版面上登載我兩篇文章,并私信我,說我那兩篇文章寫得好。其中一篇是《阿詩瑪:鑒證紅塔、紅遼若初見般的朋友情誼》,這段文字雖然是講述兩個企業(yè)之間的事情,但很多方面似乎是在講述我與這個紅塔朋友之間的情誼,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卻惺惺相惜。朋友就是這樣,彼此能夠存在于對方心里就足夠了。嘴上喊著叫著是朋友的未必算得上是朋友,而心里有對方的才算是相識相知。欣慰的是,如這樣的朋友這一年我非常榮幸的認(rèn)識了幾位。
用進(jìn)步比喻一個人的成長,我認(rèn)為還是蒼白的。進(jìn)步這個詞兒多少還是帶有中性色彩的,因為不同的人對進(jìn)步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讓我描述成長,大抵就是一個人能夠從看明白一些事兒改正一些事兒,到能夠看明白很多事兒改正很多事兒的過程。而看明白事兒,卻意味著快樂的與不快的你都要接受。這一年,自認(rèn)為最大的成長就是能夠看開很多事兒。我在述職報告的最后這樣寫:這一年發(fā)生過很多事,不好的,刪除;美好的,留下。人生就是一刪一留,生活就是一加一減。人無論優(yōu)秀與不優(yōu)秀,都會遇到寬窄之處,而能在寬處想到窄,能在窄處想到寬,這輩子肯定就沒有走不過的坎兒。所以我把這段文字送給自己,也送給我認(rèn)識的所有是朋友或者不是朋友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在未來日子里留住美好的,刪掉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