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哥幾個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回憶起90年代那段時光,似乎就如昨天的事情一般,歷歷在目。有的說,我當時在最牛的五車間生產“古瓷”,雖說從來沒有休息日,但因為年輕,也沒感覺累。有的說,我在三車間,白班連著夜班,24小時對倒,當時還覺得很興奮。我說,我在一車間忙技改、干維修,看著一臺臺設備在我的手里安裝完成,心里有著說不出的自豪感。
1990年,從深圳卷煙廠培訓回來,我和另外3個哥們兒便在四車間兩位鉗工師傅帶領下,投入到“七五”末期技改設備安裝中。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我們,血液里充滿著激情,下班后也不愿回家,學著配個鑰匙,用邊角料打個盒子,心里就想著能早些把鉗工技術學好。那時最驕傲的,就是背著裝滿鉗子、扳子、螺絲刀的工具袋。似乎背著工具袋,自己便成了有技術的維修師傅,有事沒事的還要問一句,需要我?guī)兔?#xff1f;看到我們哥幾個這么熱情,自然活不會少,這個讓你補一下車帶,那個讓你接個車鏈子,而我們哥幾個也很樂呵,就當是在練手。
“七五”技術改造的工作很苦,往生產綜合樓7米高的橋架里鋪電纜線是很累的活兒。老師傅們是不會干這種沒技術含量事的,所以只能我們哥幾個去干。金屬線槽的邊角很鋒利,稍不留神便會劃傷手臂,但也沒辦法,10多米長的電纜線,10多根捆在一起,不用力真不走道,可用力就難免劃傷。好在我們年輕,根本不想會不會劃傷這件事,哥幾個比著干,看誰鋪線鋪的快、鋪的好。老師傅們在下面仰個脖子看,偶爾會喊上一句:小馬你個笨呀,別愣拽!線劃破皮就不能用了,還得重鋪。你把線抬起來點再拽!就這樣,我們哥幾個靠年輕時的好奇和興奮干著最苦最累的活兒,卻有著最陽光的笑臉。
安裝設備時也是如此,老師傅們一邊看著圖紙一邊指揮著,而我們哥幾個則扛著撬杠,吆喝著挪設備。雖然我們哥幾個大多時間干著力工的活兒,但我們哥幾個腦袋也都不白給,年輕人的活份勁在我們哥幾個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經常會給老師傅提些建議,比如應該先安裝哪個零部件,應該如何干更省力等,一旦被老師傅采納,心中別提有多高興了,因為那是老師傅對我們的肯定,比多喝一瓶啤酒都樂呵。偶爾被老師傅們損上兩句,心中也有不服,但過后感覺老師傅確實經驗豐富,也會心中暗挑大拇指。應該說,技術改造時的那段經歷,對我們哥幾個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后來我們在維修崗位時的很多工作方法,都是在技術改造過程中積累出來的。
今天回想起來,哥幾個都覺得那就是昨天發(fā)生的事兒,依然那么清晰。但轉眼,哥幾個都老了。有同事對我講,說看到我在《轉身即秋》中寫到母親幫忙帶孩子的事情,真是感同身受。當皺紋爬上母親的面頰,白發(fā)染成霜,心中總有一些酸酸的滋味,而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我也是如此,站在曾經是沈陽卷煙廠綜合生產樓,而今是改造后的紅遼公司辦公樓里,耳中似乎總能聽到當初鋪電纜線、扛撬杠的吆喝聲,那是年輕時的聲音,猶在我的耳畔。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