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信封,若是光從字面上解釋,信,人們交往中的書寫體,紙和筆的結合物,談事論情,抒發(fā)情感,說明問題。封,封閉,將寫好的信裝入用紙做的袋子里,寫明地址和收件人。信封的作用,一個是怕別人看到信件內容,起著遮蓋保密的作用,另外,也便于送信人攜帶,信封的表面標注所送達的地址以及收件人姓名,便一目了然,送信人將信件準確無誤地送到收件人手中。對信封通俗的解釋是:“信封,一般是指人們用于郵遞信件、保守信件內容的一種交流文件信息的袋狀包裝,信封一般做成長方形的紙袋。”
查閱資料,信封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代。當時,為保護刻寫在木板和竹簡上的書信完整無損,就用兩塊刻成鯉魚形的木板,夾在文書簡牘的外面。木板上還刻有3道線槽,用繩捆住并封上黏土、加蓋印章,以防私拆。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信封。魏晉以后至南北朝時期,書信材料逐漸由木質演化為紙質。
世界上最早的紙信封是英國人發(fā)明的。1820年,商人布魯爾發(fā)現(xiàn)很多女士喜歡寫信但又怕人偷看,他靈機一動設計了信封,沒想到竟得到英國當局承認。
看一部電視劇時,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一個商人為了能將所走私的機械順利過關,必須要有通關文件,便找到關系,將其帶到了辦理通關文書官員的辦公室,說明情況,將一信封放到了這位官員面前,官員自然地拿起信封看了看隨手放入抽屜里,于是,就有了通關文書。見此情景,令鄙人突然想到了信封,一件不起眼的紙口袋,里面所裝物件的不同,作用就有著天壤之別,功能性便大相徑庭,如橡皮泥一般,同樣是橡皮泥,不同的人,捏出不同的造形,信封也是如此,其中所裝的東西不同,發(fā)揮的作用就大不一樣。
談情說愛的,傳遞的是對對方的那份愛戀和那份真情,不斷的書信傳情,一樁情投意合便終成眷屬。遠隔千里之遙,要將說明的問題讓對方知道,把要闡述的寫在紙上,裝入信封,事情就這樣解決了。等等這些,信封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地演變,曾是人們離不開的用品,以至于成為郵遞員每天必須要完成的工作,是郵遞員所背所搭載最多又最為重要的郵件。時代的變遷,信封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對于新生代來說,信封的作用只是臨時裝個文書而已。信封曾經所承載的都有網絡、電話、交通工具完成了。
信封的演變過程與世間的許多事是一樣的,當初單純的盛裝書信的一件小物品,從小個子到大塊頭,這是人們需求所為,再后來,為了機械分撿需要和書寫人的需要,將信封分了好幾號,尺寸上各不一樣。當初的只是單一舒情談事的傳輸工具,后來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廣泛,不分黑與白,紅與藍,只要信封能裝的都塞了進去。信封最大的好處,最為讓人看重的是掩人耳目,接受者心知肚明,遞者與接受者心照不宣,各得其所。
一個小小的信封,世間的許多事,通過它的遮蓋性在這里發(fā)生,演繹著不同的故事,講述著酸甜苦辣咸。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