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題記:隨著畢節(jié)的發(fā)展,茶已經(jīng)從文化層面進入休閑層面,又自然貼切地把休閑與文化線接在一起。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使人們渴求一個幽靜的地方放松身心,如今,茶館已成為部分畢節(jié)人休閑的首選,它已不局限在老年人群,很多青年人也喜歡到這個地方,話生活,嘮人生,享受著一份溫馨。因此,茶坊已和酒吧等各種休閑場所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這些浮躁的休閑方式,成為畢節(jié)人的主流休閑方式之一。
畢節(jié)的時光是銅黃色的,挑選一個夕陽傾斜的下午,或者清輝映月的晚上,來到茶坊,于靠窗的地方坐下,先聽茶坊里恬淡舒適的音樂,再聞聞溢滿空間的清香,來一盞葉片初伸的茶,打開張愛玲的小說,或者望望窗外白云淡定的天空,下面匆匆來去的人群。這樣的生活里,花開花落與己無關,云舒云卷心事了然。茫茫的人生與浩淼宇宙,片刻間都化作一葉舒展自如的茶葉,在水中怡然散發(fā)出陣陣清香。
拿一個潔白如冰肌玉骨的瓷杯,倒入少許開水,滌凈杯內污漬;打開袋子,輕輕抖動,使茶葉滑如杯中;選用上好軟水煮沸,用水壺自高而下沖入杯內,使茶葉翻滾,散開。茶葉在晶瑩剔透的杯中卷動,恍如隔世,加上一曲古箏《春江花月夜》,一幅意境悠遠的水墨畫自然展開,水流潺潺,鳥鳴干脆,水繞山動,山因水活,風吹竹林,木屋沙沙作響。輕輕端起杯子,小品一口,所有紛囂都塵埃落定,全身三百六十個毛孔都暢然舒展,我想這人生難得的時刻,大地上所有的事物都應停歇著若有所思。
茶坊是心靈的棲身之地,作為畢節(jié)一種新興的休閑方式,它在無形中醫(yī)治著人們的心靈傷口。小的時候,不明了大人們端著一杯茶,坐在千年老樹下,慢品慢聊,說家族史的變遷,說人生幾十年的紛擾浮躁。于是背著父母,偷偷地泡上一杯,舌尖剛觸,苦味襲遍全身。父輩看見我的窘樣,笑著說,你長大就會喝了?;蛟S,一杯茶里喝的不是三年五載,是一卷漫長的心靈史。傳說公元前兩千七百多年前,神農上山采藥,一天下來,嘗了七十二種草藥,覺全身酸軟,口干舌燥,星眼朦朧,此時,一片落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神農老祖拾取一片放入口中咀嚼咽下,身體逐漸恢復,就像沒有發(fā)生事情一樣。始知,茶在遠古救的是神農的性命,在今天救了是世人浮躁的心靈。
只有從靈魂里散發(fā)出來的茶味,才有品不完的香味。茶入口,為茶所動,因茶而思。黔西北地理空間在擴張,黔西北人的心也在擴張,生命的空間是無限的,靈魂的韌度卻是有限的。如此一來,茶坊作為一種新的休閑方式在畢節(jié)的興起是必然。繁華之余,坐在茶館,如茶一樣普普通通,平平凡凡舒展在一個角落,無勾心斗角,無妄自尊大,無浮躁凌厲,在水中自由張弛,舒張如白云悠悠,卷曲如市中隱士,心平氣和,寵辱不驚,頓悟人生,當如茶一般苦澀之中自帶甘甜。在生活中、工作上,累了、倦了,于是,我們要的是淡定沉寂,在一個清爽的地方品味人生的甘洌。是KTV的喧嘩、酒吧的沉醉不知歸路,還是茶坊的醇香透骨和對人生的透視?自然不言自明。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