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記能再次來駐村是俺村老百姓的福氣?!?月19日,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黃洞鄉(xiāng)魚泉村正在領(lǐng)紅薯苗的馮然英高興地告訴記者,每年免費領(lǐng)紅薯苗成了魚泉村村民的福利之一。
2015年9月,鶴壁市煙草局職工李獻國受組織選派到黃洞鄉(xiāng)魚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2月任職期滿回單位。2020年3月,在群眾中“扎根”的李獻國再次回到魚泉村任職。
魚泉村位于淇縣深山區(qū),下轄4個自然村,共有262戶、980人,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85戶、632人。李獻國駐村后,2017年魚泉村就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群眾滿意度達100%。
這個李獻國到底有啥“能耐”?
“我們魚泉村是個靠天吃飯的窮山溝,以前因為澆地,村民經(jīng)常起爭執(zhí)。李書記上任后一個月,就幫俺們打下了這眼期盼了幾十年的水井,救活了俺村人的命?!?4歲的王玉林握住記者的手,一個勁地感謝這個“李書記”。這也是李獻國駐村后“首戰(zhàn)”,從此村民有了凝聚力,也有了信心。
李獻國是個“摳門”書記,也是個大方書記。預(yù)算上百萬元的村服務(wù)中心項目、自來水改造項目,他發(fā)動群眾“自掃門前雪”,幾十萬元拿了下來;爭取環(huán)保資金建了公廁,爭取黨建資金建了村衛(wèi)生室,爭取扶貧資金建了文化活動廣場,在他的精打細算下,多個項目有條不紊地推進完成。
沿著水泥路走進魚泉小學(xué),一名年輕的女教師正在給一名學(xué)生補課。教室北墻書柜里滿滿的書籍,是李獻國號召鶴壁市煙草局的同事們自發(fā)捐資購買的。
李獻國是個“不怕死”的書記,也是一個守承諾的書記。2020年4月21日,村里70多歲的脫貧戶馮水英家突然著火,正在為群眾辦理養(yǎng)老保險的李獻國聽到消息趕忙跑去,看著已躥起兩層樓高的火苗,李獻國二話不說跳墻過去,打開水龍頭接滿一盆盆的水往火上澆,群眾聞訊也來幫忙,2個小時的救援后李獻國成了“黑人”,頭發(fā)也被烤焦了。
“有困難就找我,過不了年,看不了病……都可以找我。”這是李獻國給村民的承諾,也是他任駐村第一書記給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