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一直在與我話不多,說得最多他為人處世的經驗之談,以前不懂,認真聆聽,現在大了,也依舊認真聽。父親是個軍人,在西藏當過兵,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當一個炊事兵可以拿到三等功,我認為,是很讓人佩服的。父親喜歡管理,轉業(yè)回來從事管理工作,管得人多,看得也多,故事就多,所以,我愛聽他講的管理。沒有大道理,只有事例。父親愛吃,會吃,但吃得不精,做的菜一直很好吃,只是母親不喜歡他在廚房的一些習慣。父親有很多事情讓我不能忘懷,大多都是關懷我的,比如父親從來不打我,說他下手重,叫母親教育;也有背著睡著的我回家;也有悄悄把讓母親把好吃的留給我……
記憶里,最深刻的,是那次大雨。
大約在90年的樣子,夏季,準備上學的時候,雨依然很大。那時,沒有什么公交車,就靠父親的自行車。母親撐著傘,讓父親穿好雨衣,我也在傘下快速地鉆入雨衣里。進去之后,都是白蒙蒙的一片,偶爾的橙色燈光和雨點的噠噠聲就是一路上的感覺??粗嚨紫碌乃?#xff0c;有時候幾乎要淹到我的腳底了。自行車走走停停,因為前面也有很多車,估計大雨的原因,走得都緩慢。那是在城六校上學,要從五中上一個很長的上坡,那段路,能明顯感到自行車的左右晃動和隨著父親使勁而前進的速度。而這些在我聽見父親的喘氣聲后,似乎整個世界就只有父親用力的聲音和被熱氣霧化的雨衣里的白茫茫。那一次,上學的路走了很久,我到學校的時候,雨基本上停了,可是路面的水還是積得很深,父親把我一手就從自行車上抱了下去,穿著泡沫涼鞋的腳還在水里,頭發(fā)盡濕的他抹了一下臉上的雨水,叫我快去,不要遲到了。
我穿的是運動鞋,下來沒有多久,全被浸濕了??粗赣H離去,他一只腳用力一蹬街沿,另一只腳再蹬踏板,自行車輕松地出去了,然后看看沒車就轉了彎到馬路的對面,車上了速度后一只手取下雨衣的帽子,甩了甩頭上的雨,用力蹬兩下,快速地遠去。那就是我年輕的父親,那年他32,比現在我,大一歲。
現在即將為人父的我,沒有繼承我父親的某些體質優(yōu)點,也沒有繼承他的某些缺點。我是他的延續(xù),也不是。
但回想起那個雨天,我真想倒回去,在對面的馬路上,看看父親那張滿是雨水的臉,寫給我的,會是怎樣一種表情。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